时效案件通常指的是那些在一定时间内,如果权利人没有行使其权利,法律将不再保护其权利的案件。时效的规定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而异,但在中国,时效案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民事案件
身体受到伤害请求赔偿的;
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刑事案件
犯罪经过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不再追诉;
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不再追诉;
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不再追诉。
执行时效
通常情况下,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为两年。
特殊情况下,如终结本次执行后再次申请执行,不受执行时效的限制。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权利损害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也不再保护。
相关文章:
沈阳公安接力追凶,尘封23年命案终告破!04-18
豆腐脑从天而降,警方:拘留6天04-14
房东偷拍情侣租客,获刑!“剃须刀、洗面奶都能藏摄像头”04-06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原正厅长级干部唐林一审被判十二年九个月04-03
【和检动态】以“观”促学,以“评”增效——和龙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听庭评议活动03-31
威海技师学院原党委书记隋永华,一审获刑9年半,有自首、坦白行为03-31
走私多少克要刑事处罚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