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偷拍盗摄事件时有发生,引发广泛社会关注。偷拍不仅严重侵犯受害者的个人隐私安全,更会给公众带来“被偷拍焦虑”。4月3日,央视《焦点访谈》公布了一则发生在北京的偷拍案件——
因为工作变动,王女士和男友在北京丰台租住了一处房屋,虽然比较老旧,但住起来还算舒适。入住的时候,她发现床铺正上方的天花板上有一个圆形的小孔,但因为特别小,所以也没有特别在意。
2024年7月的一天,王女士和男友突然注意到,这个小孔似乎有些不对劲儿。“后来有一天他们休息的时候,发现这个圆形的小孔变大了,她就和她男友一起上去查看情况,发现里面隐藏了一个针孔型的圆形摄像头。”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李阳说。

2024年10月15日,张某在丰台法院受审。张某供述,租客王女士和其男友承租后,他产生了窥探他人隐私的想法,于是购买了摄像头,并用备用钥匙潜入了房间,把设备隐秘地安装在了卧室的天花板里。
张某供述,安装摄像头后,他发现摄像头的角度不好,几天后再次使用备用钥匙进入租客房间,将天花板上的小孔扩大了一些来调整摄像头的位置,之后,这才引起了租客的警觉。案发后,被告人张某的家属对被害人进行了赔偿。
最终,张某行为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偷拍盗摄新趋势:
技术复杂化、手段隐蔽化
传播扩大化和敏捷化


对偷拍盗摄器材的生产和销售
打击力度仍需加强
编辑:周晓雪
编审:周健军
终审:周健军
觉得不错,点个和
转发起来!
相关文章:
房东偷拍情侣租客,获刑!“剃须刀、洗面奶都能藏摄像头”04-06
安徽淮南:全面调查职工张某反映工伤待遇、被强制送医等问题04-05
中铁建工集团等申请带有施工平台的造楼爬升设备专利,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04-05
4月起,公共场所摄像头须设置显著提示标识04-01
【和检动态】以“观”促学,以“评”增效——和龙市人民检察院开展听庭评议活动03-31
出发!重庆市蓝天救援队驰援缅甸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