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广东省属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2025年一季度,省属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18.67亿元、利润总额90.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9%、9.5%,实现双增长。广东省国资委副主任王晓昀表示,省属国资国企发展质量效益稳中有进,在助力“稳经济”上彰显新担当,目前正体系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多项经济指标平稳增长
近年来,省属企业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量、优化升级。2024年,省属企业资产总额2.73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7.8%,实现营业收入7022.05亿元、利润总额387.83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57.8%、57.2%。
过去一年,一批“国字号”重大项目刷新“进度条”。2024年,省属企业完成省重点项目投资1278.12亿元,占全省重点项目投资的10.92%。由省属企业主导建设的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等建成通车,广汕高铁、广珠城际铁路等开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实现“1小时交通圈”,国资国企战略功能作用进一步提升。
2024年,省属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研发投入强度分别为2.75%、2.42%,较2020年分别上升0.88%、0.91%。紧扣“创新”“质优”“新质生产力”等关键词,省属企业充分调动发展积极性和创造性。
国计民生功能作用充分发挥
在努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省属企业充分发挥服务国计民生功能作用。由省属企业运营管理的高速公路里程达8181公里,约占全省70%;主导和参与建设省内铁路运营总里程约占全省90%;2024年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7636.9万人次、货邮量238.2万吨,均创历史新高,基础设施建设主力军作用充分彰显。
在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方面,省属企业组建总规模100亿元的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金、总规模50亿元的海洋牧场基金,引入多家龙头企业产业项目落户广东。省属企业立足自身优势,与地方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协力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同时,省属企业在26个县(市、区)开展纵向帮扶工作,推进约234个帮扶事项;积极参与“千企帮千镇 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帮扶项目216个、消费帮扶总金额4.5亿元,为当地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收入。
“多业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
目前,广东牢牢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正加快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矿业、先进材料、新能源等9个领域,省属国资国企系统拥有支柱作用明显的实体产业。作为扎根实体产业的省属企业,广晟控股集团始终把着力点放在制造业上,发展呈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趋势,目前广晟控股的被动电子元器件综合配套能力居全国第一,Mini LED显示器件产能全国第一,照明器具制造能力全省第一。
为了让企业在产业技术攻关中“唱主角”,2024年,广东省国资委出台《省国资委拓新工程行动方案》,构建梯次培育体系,从科技投入、考核分配、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加快培育创新型国有企业。
作为《财富》世界500强的省属企业,广新控股集团突出抓好产业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三个新”,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价值载体,谋划推进“4+4+2”产业布局,即推动4大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再上新台阶,促进4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拔节生长,谋划培育发展2大未来产业,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随着《省属国资国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行动方案》及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省国资委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细分领域“一业一策”制定工作方案,体系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未来将在新赛道、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向新提质,为高质量发展开拓新空间。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杨婉馨 吴诗航
相关文章:
稳、增、优!广东省属国资国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04-25
南安召开服务进企业复盘会04-25
清华大学成立教育学院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