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河南洛阳孟津区邙山,有人为南唐后主李煜立起了墓碑,吸引了很多人去祭奠和打卡,在所谓的李煜墓附近,还陆续出现王之涣墓碑、孟郊墓碑。有文博爱好者称这些都是一些人私自立的假墓碑。紫牛新闻记者发现,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这些年来多次表示,李煜、王之涣、孟郊等人墓碑所定的位置缺乏考古证据。近日有人提议以民间在邙山所立李煜墓碑为核心打造成景区,文化和旅游部门再次澄清,那里“没有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缺乏直接物证,暂不宜认定‘李煜墓’。”

洛阳邙山陵墓群是我国最大的古墓群。中国自古流传着“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说法,众多帝王将相、社会名流安息在此,其墓冢之多、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世界罕见,曾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最近几年,有些人在邙山为李煜、王之涣、孟郊、嵇康等人立起了墓碑,随着社交媒体的传播,这些“名地墓地”成了网红打卡点,周边也热闹起来,甚至出现了“李煜王之涣粉丝休息处”等设施。

文博爱好者小莫(化名)经常寻访名人墓葬,他关注到这个现象,称之为“洛阳北邙山假墓碑事件”,指出这些都是一些人私自立的假墓碑。他指出,目前李煜墓、王之涣墓等相关名人墓地的具体位置尚无定论,这些墓碑位置“完全捏造”,提醒访古同好擦亮眼睛。

质疑者认为,墓志铭和正史记载并未精确指明墓地方位,邙山历史墓葬极多,他们立碑位置附近发现墓葬很正常,其中出土的文物并未发现与这些历史人物有直接联系。
实际上,当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对于在邙山发现李煜等人墓地的消息多次做过辟谣。
2013年6月中旬,孟津县文物管理局在朝阳镇后李村巡查时发现了一些残缺的唐宋时期石翁仲、石羊、望柱等石刻,当地村民也一直有南唐后主李煜葬于此地的传说,工作人员就此撰写了“洛阳孟津疑似李煜墓”的工作信息,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据新华社报道,当年7月洛阳市文物管理局澄清,该信息发布属于工作人员失误所致。疑似李煜墓只是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民间传说,目前尚无考古学依据。洛阳市文物管理局介绍,根据我国文物保护现行法规,确定墓葬形式及墓葬主人需要经过一系列严谨的调查、取证以及认定程序,对于“帝陵”的调查及认定更是需要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才能进行。洛阳市文化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说:“虽然疑似李煜墓在民间传说已久,也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目前并没有做相关考古工作。一个墓主人的判定是一个严肃、严谨的学术过程,需要完整的证据链才能确定,目前李煜墓没有考古学上的依据。”
对于所谓王之涣墓、孟郊墓,文化和旅游部门同样表示缺乏考古证据。
最近有市民在洛阳12345“百姓呼声”提出零成本打造李煜墓的建议,希望政府默许支持,以现有民间立碑为核心,打造出一个李煜帝陵景区。由于李煜的南唐以南京为国都,李煜和南京有着密切联系,建议者尤其希望利用南京游客捐赠的雨花石吊坠等元素,借势南京文化资源,提升区域文化影响力,零成本获得“南北文化联动”政绩。
而孟津区在3月13日答复说:“文献记载李煜墓葬于邙山之上,但在考古学上缺乏直接证据证明李煜墓位于后李村,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进行的北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公布的成果中后李村未见有封土或夷平冢。名人墓尤其是帝王陵墓的认证有着十分严苛的认定程序,关于‘李煜墓’位置目前只有文献记载,没有经过科学考古发掘,缺乏直接物证,暂不宜认定‘李煜墓’。”
小莫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立假碑倒也无妨,但有些人现在却开始靠李煜等人的假墓碑组织游学团赚钱了。这样做还会形成误导,让人们把虚构的东西当成史实,访古爱好者们尤其要注意。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宋世锋
校对 王丽丽
相关文章:
紫牛热点|李煜墓前游客如潮,文旅部门再次澄清:假的!别信!04-12
3天前跨省出席活动的黄发儒,任上被查04-12
千年文物“活”动鹏城!故宫音乐剧《甪端》深圳首演引千人共唱04-12
“2025成都·欧洲文化季”启幕 欧盟驻华代表团任主宾方04-12
定安:一桌端午“盛宴” 两个半月欢腾04-11
河南在沈举办文旅推介活动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