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林芝市第22届桃花旅游文化节米林市民俗风情展示展演活动举行,9个最新原创作品亮相工布公园舞台。
从援藏干部深情谱写的旅游赞歌,到乡村振兴主题的动人舞蹈,再到非遗文化与现代艺术碰撞出的火花,整场演出以三个篇章串联起米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观众在歌声中听见了米林的邀约,在舞姿里读懂了这片土地的坚韧与热情。

群舞《珞巴刀舞》
援藏一曲成邀约
“药洲”米林迎客来
“来吧,我的朋友,看云端上的桃花我们心情澎湃……”演出第一个篇章在悠扬的《请到米林药洲来》中拉开帷幕。这首歌的歌词作者,正是上一届柔性援藏干部、曾任米林市文旅局副局长的黄碧溪。

演唱歌曲《请到米林药洲来》
写这首歌时,我刚到米林两周。”黄碧溪在接受采访时笑着说。为了用一首歌囊括米林的美,他翻遍文旅宣传册,最终以“ai”为韵脚,将雅鲁藏布江的壮阔、南迦巴瓦峰的雄奇、珞巴民族风情的独特一一写入歌词。
如今,这首由德吉作曲的歌已成为米林旅游的“有声名片”。当舞台大屏播放着米林风光,米林市艺术团演员扎西平措身着民族盛装唱响“请到米林药洲来”时,台下不少观众轻声跟唱,有人举起手机录下这段旋律。
舞步丈量振兴路
刀光映照民族情
第二篇章的舞台上,米林市艺术团用两个原创舞蹈,讲述了米林的当代故事。群舞《一个都不能少》的灵感来自艺术团的乡村采风。总导演桑丹带着演员们深入基层,创作出以脱贫致富为主题的舞蹈。桑丹说:“每个动作都来自真实故事,我们想告诉所有人,乡村振兴的路上,真的一个都不能少。”

群舞《一个都不能少》
随着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节奏响起,《珞巴刀舞》的演员们手持传统珞巴长刀登上舞台。刀光闪烁间,现代编舞技法与传统舞蹈完美融合。据了解,米林是人口较少民族——珞巴族的聚居区,珞巴人过去大多在森林中过着狩猎生活,因此服饰具有明显的特征,演员们的毛皮上衣、帽子和贝壳腰带,配合雄壮的音乐,将观众带回了那个古老的神秘森林。

群舞《珞巴刀舞》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家已经比较熟悉的珞巴舞蹈,本次演出还有全新的舞蹈亮相。据米林市艺术团编舞老师旺扎介绍,在一次前往派镇采风的过程中,他发现了一种还未被发掘的舞蹈“脚步舞”,居民会以侧躺的姿势做出点脚等动作。于是他将其变成舞蹈《永不停歇的脚步》,为本次演出观众带来了惊喜。

现场观众
非遗遇上新时代
山水米林再出发
在演出的最后篇章,传统与创新交织出米林的未来图景。
非遗舞蹈《孔雀饮水》让观众屏住了呼吸。来自米林市扎西绕登乡立定村的演员模仿孔雀俯身饮水的姿态,展现孔雀的优雅身姿。“原来不仅云南有孔雀舞,米林也有孔雀舞,真是太震撼了。”一位游客对同伴说。
压轴歌曲《山水米林 高原明珠》则用优美的旋律唱出米林的魅力:“米林,你是心灵的故乡,照亮前行的方向……每一口呼吸,充满你的芬芳,让我沉醉在这雪山深处。”仿佛米林的山水画卷正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这场演出,不仅展现了米林的文化底蕴,更让人看到这片雪域江南的无限可能。米林市文旅局局长赵松松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与市民游客相约米林,欢迎大家在4月9日来到彩门村,我们本次桃花节米林分会场,赏桃花,看灯展,共歌舞。”

珠海·米林联合直播
本次活动由米林市委、市政府主办,由米林市文旅局承办。本次活动采用米林、珠海两地互动主持的方式,在观海融媒APP、珠海特区报视频号、珠海文旅抖音号以及米林融媒抖音号、米林融媒抖音号等平台同步直播,通过网络互动的方式集中展示米林民俗风情。(来源:米林融媒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这场桃花节专场演出太赞了!米林原创节目叙“高原明珠”情04-08
冯巩去河北给曾祖父扫墓,副部级待遇很低调,没一辆豪车哥姐也在04-07
“文化+消费+科技”创新消费场景 “家门口”观展成百姓休闲好选择04-05
上海戏剧传承是有根基的,89岁的张先衡为话剧新人颁发“佐临艺术奖”04-03
【天水文旅嘉年华 相约锦绣麦积城】“2025·相约麦积”春季文旅宣传推广秦腔演出精彩上演03-31
当戈壁明珠遇上南海明珠 | 嘉峪关珠海共绘“文旅多彩画卷”03-31
煤矿剧团就要演矿山人自己的故事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