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又双叒叕搞事情了,这次直接甩出两个王炸 —— 折叠 iPad 专利曝光和 18.8 英寸巨型折叠屏明年量产。
作为资深果粉兼数码爱好者,小雷直呼好家伙。

图源:网络
苹果这次在铰链设计上玩出了新花样。传统折叠屏手机的铰链有两种,一种是内折方案,像目前主流厂商使用的 “水滴形” 结构;另一种是外折方案,像华为 Mate Xs 2 那样搞 “鹰翼式” 设计。
而苹果这次搞了个 “虚拟枢轴点”,把转轴藏到了屏幕外面。这就好比你把书本的装订线从中间移到了书脊外面,翻页的时候书页受力更均匀,折痕自然就少了。
更绝的是,苹果还给铰链加了齿轮和皮带结构,能让屏幕开合的角度控制得更精准。再配上金属薄板支撑层,屏幕折叠时就像有只无形的手托着,不会出现中间凹陷的情况。

图源:网络
不过小雷有点担心,整这么复杂的机械结构,会不会增加故障率?毕竟三星初代 Fold 的铰链问题可是让不少用户头疼啊。
再来看看这个 18.8 英寸的巨型折叠屏,光听尺寸就够震撼了。展开后比 A4 纸还大一圈,折叠起来却只有普通 iPad Pro 的厚度。
分析师说它可能是 MacBook 和 iPad 的混合体,还支持触控和 Apple Pencil。如果运行 macOS 系统,那就是折叠 MacBook;如果运行 iPadOS 系统,那就是折叠 iPad。这让小雷想起之前用过的 Surface Pro,但苹果这次直接把屏幕做成可折叠的,办公时展开当笔记本,出门折叠成平板,简直不要太方便!

图源:Apple官网
不过小雷这里有个疑问:这么大的屏幕,用的是什么材料呢?以及苹果这次会不会把传说中的石墨烯屏幕安排上?之前有消息说苹果在研发这种新材料,透光率和韧性都比传统 OLED 强,但一直没量产。
作为多年果粉,小雷我对苹果的技术实力是有信心的,但总感觉这次折叠屏的路没那么好走。
首先是价格问题,三星 Galaxy Z Fold5 都卖到 1.3 万了,苹果的折叠 iPad 和巨型折叠屏定价只会更贵.......普通消费者会不会为了 “折叠” 这个卖点花大价钱?其次是生态适配,虽然 iOS 和 macOS 的分屏功能已经很成熟,但要让应用完美适配折叠屏的各种形态,还得下不少功夫。

图源:网络
不过苹果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它的 A 系列芯片性能强劲,配合优化过的系统,多任务处理应该比安卓阵营更流畅。再加上 M 系列芯片在 MacBook 上的成功,18.8 英寸折叠屏如果搭载 M3 芯片,完全可以当生产力工具用。
另外,苹果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很强,三星、LG 这些屏幕供应商肯定会优先给苹果供货,产能应该不是问题。
小雷可以大胆预测,未来 3 年折叠屏设备会迎来爆发期。手机、平板、笔记本甚至显示器都会用上折叠技术,就像当年全面屏取代传统屏幕一样。而苹果作为行业风向标,这次的折叠 iPad 和巨型折叠屏,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 “爆款制造机”。
总的来说,苹果这次的折叠屏布局还是很有看点的。创新的铰链设计、巨型屏幕尺寸、强大的生态系统,这些都让我对明年的新品充满期待。
不过作为消费者,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折叠屏技术虽然炫酷,但现阶段可能还存在一些小毛病。
如果你是科技发烧友,愿意为尝鲜买单,那可以关注一下;如果你更看重实用性和性价比,不妨再等等,等技术更成熟、价格更亲民的时候再入手。
相关文章:
“打鸟”的风还是吹到了“00后”04-14
苹果研发两款全新Vision Pro设备:更轻便版与超低延迟有线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