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羚网讯 (记者 杨红霞) 4月3日,记者从青海省水利厅获悉,截至目前,青海已累计建成省级幸福河湖66条(段、个),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3.3%。近年来,全省上下以深化河湖长制改革为牵引,组织实施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三水统筹”系统工程,“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的愿景可观可触可感。
自国家作出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的决定以来,青海连续3年将建设幸福河湖作为深化河湖长制工作重中之重强力推进,制定青海省幸福河湖建设工作方案、建设成效评估工作方案、评估指标体系,从制度建设上实现“闭环”,为科学、客观、系统地推进青海幸福河湖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
深入践行“四水四定”原则,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开展河湖健康评价,逐河逐湖建立健康档案,滚动编制实施“一河(湖)一策”。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现象。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强化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和生态补水。2024年,全省35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100%,较全国总体水平高9.6个百分点,黄河干流、长江、澜沧江出省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湟水河出省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青海湖、龙羊峡等重点湖库水体优良,全省河湖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持续强化河湖长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所有河湖的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强化“河湖长+林草长+检察长+警长”协作,与四川、甘肃、西藏等省区建立跨省区河湖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机制,打破地区间、部门间行政壁垒。
2025年,青海继续紧扣国家幸福河湖部署要求,对标全国幸福河湖建设优秀案例经验,启动《青海省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编制工作,建立“储备一批、谋划一批、开工一批”项目储备库。动态开展项目可行性评估与成熟度分级管理,形成近期可实施、中期有储备、远期能接续的科学布局,使全省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可持续有支撑。
相关文章:
拍下XP系统蓝天白云桌面照片的摄影师:后悔没要版税04-12
愿你在晴天修过屋顶04-09
全省幸福河湖建设成效明显04-09
接触疫水10秒即可感染,中疾控紧急提醒:谨防血吸虫病04-08
可可西里保护更有科技范儿04-08
做好节水大文章 夯实水安全根基04-08
河南省儿童孤独症诊疗中心挂牌成立04-04
青海玉树:智慧牧场绘就“生态富民”新画卷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