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日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非法证券活动也利用AI不断翻新行骗手段,令投资者防不胜防。相关管理部门需要有针对性地应对AI造假乱象,让AI技术发挥正面作用,避免其成为非法证券活动的工具。
非法证券活动一直是阻碍市场良性运营、破坏市场基本生态的毒瘤。近日,证券监管部门向券商下发通知,要求券商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假冒公司或公司员工从事非法证券活动的情况。
非法证券活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比如非法推荐股票期货基金、假冒仿冒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及从业人员、场外配资、非法代客理财、境外机构非法提供跨境证券交易服务等都涉嫌非法证券活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非法证券活动也利用AI不断翻新手段,通过直播、短视频、图文等形式,从事非法荐股活动并骗取高额费用。一些非法荐股团伙还利用AI制造虚假权威背书,比如,通过AI生成仿冒机构分析师形象的虚拟人,伪造“实时解盘”视频,或批量生产看似专业的“个股诊断报告”,甚至利用大数据分析投资者的行为偏好,精准推送欺诈内容。
针对AI造假乱象,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坚决打击误导投资者、侵害投资者财产安全的违规行为,让AI技术发挥正面作用,避免其成为非法证券活动的工具。要进一步强化互联网非法金融活动治理,不断完善监管协作机制,集中力量处置从事非法荐股、非法金融中介等活动的账号,常态化清理引流类及诱导性违规信息。对网上金融信息乱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定期处置清理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等平台上从事非法荐股、非法金融中介等活动的账号,加大对无资质从事非法证券相关业务的网站及账号的处置处罚力度。
作为连接资本市场和投资者的重要桥梁,券商等机构在投资者教育和权益保护工作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责任。券商需要加强日常监测处理,一旦发现相关假冒行为,应立即举报,协助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还应及时通过公司官网、证券交易APP或短信等方式发布相关风险提示,做到监测及时,应对有效。此外,也要进一步强化投资者教育,有针对性地向其提示AI造假新模式,加强投资者防诈意识教育。在公司官方网站发布操作指引,提醒引导投资者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证券开户和交易,帮助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提升防范能力。
投资者要提高对非法证券活动的防范意识,学会识别非法证券活动,谨慎向第三方账户或个人账户转账。不要相信各类异常承诺,任何所谓承诺保本保收益、提供“内部通道”的行为均属违规。遇到可疑情况,应立即通过券商、基金公司官方客服进行核实;若已遭受损失,应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彭 江)
相关文章:
一场大湾区与青年才俊的“双向奔赴”04-15
逼近1000元大关,黄金还能买吗?04-15
刚刚,利好来了!04-15
外交部:敦促美方放弃极限施压;日本大米价格连涨14周;OpenAI发布GPT-4.1|早报04-15
九寨沟县组织开展“金融服务进企业”活动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