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下种我的诗”
“光影里的江南水乡,是我的故乡”
……
一首首创意小诗,在杨浦区五角场创智农园的工作室里酝酿。近日,周边社区的亲子家庭来到这里,用废弃的道旗、过期的期刊以及用过的书本等素材,开启了一场灵感拼贴诗创作活动。
拼贴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打破了传统创作模式。参与者通过裁剪、拼贴已有的文字片段,重新组合成全新的诗意表达。活动中,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利用各种废弃回收材料,为文字赋予了新的生命。
作为活动组织者的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硕士研究生雷昊玥,在活动中观察到:孩子们的创作思路与成年人截然不同。“他们不会简单地剪下遇到的‘宇宙’两个字,而是兴奋地剪下一个‘宇’,然后再让我帮忙写一个不一样的‘宙’字,因为他们想要不同的字体效果。”雷昊玥分享道,“还有一个小朋友剪了一张人物照片贴在诗里,解释说这是‘花园里的灵感诗人’。这种将图片融入文字的想法,非常巧妙。”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特别强调环保理念。孩子们使用的拼贴素材全部来自回收材料。这种变废为宝的方式,不仅传递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让孩子们在创作中学会珍惜资源。“希望能让孩子们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这些被丢弃的文字和图片,经过他们的双手,变成了充满诗意的作品。”雷昊玥表示。
活动现场,8岁的华浩怡小朋友在爸爸的帮助下,用幼儿园中班时的课本完成了一首拼贴诗。“我用到了书本上的‘光彩耀眼’‘太阳’和‘轻轻地搔花儿的脸’,并把它们重新组成了句子。”华浩怡兴奋地说,这是她第一次尝试作诗。爸爸也对女儿的作品赞不绝口,“她的诗很贴合生活,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提升她的应用能力,还能培养她的创作意识。”

家长们的参与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支持,更让亲子关系在共同创作中得到升华。一位家长感慨,“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和孩子一起做这样有意义的事情,今天看到孩子这么投入,我也感到非常开心。”
活动尾声,孩子们的拼贴诗作品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带来了惊喜。“种子在树下生根探索,南风拂面,自然之美”“编织一百种想象的风景”“我拆开火花,在光的花园”……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吴端表示,“对于这些诗,我们后续会进行一些整理和挑选,然后展出在世界阅读日的系列活动中,希望借此机会能够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到这里来体验、来看展。最后,我们还希望能够整理出一本在地居民共创的诗集,发给大家留作纪念。”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学创作的体验,更是一次亲子互动、环保教育与社区文化的充分结合,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也为都市生活注入了一抹浪漫的色彩。在都市的喧嚣中,创智农园里的诗意就像一颗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让他们在未来继续用诗意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文字丨宋玥
图片丨宋玥
视频丨孙培杰
编辑丨吴百欣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相关文章:
一键另存!同济的每一帧都是美好04-06
石景山拍客•今日精选|四季初始 人间是春04-05
视频丨余干:忆清明 承习俗 润童心04-04
广平镇中心幼儿园:像你这样的朋友04-02
这波爱心操作直接拿奖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