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宁夏日报】
“请把镜头再靠近些,我想再看看母亲的名字……”4月2日,银川市松鹤陵园,绿植环绕,庄严肃穆。礼仪师王娜手持鲜花,轻轻擦拭墓碑,诵读着逝者亲属写下的寄语。与此同时,礼仪师黄涛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幕,准备将照片和视频发送给远在外地的委托人。
这一幕,成为松鹤陵园清明时节的别样风景。松鹤陵园经理张小波介绍,陵园自成立以来就提供代客祭扫服务。然而,最初只有几例订单,自2020年起随着人们对多样化祭扫方式的接受度提高,代客祭扫的需求开始显著增长。服务对象也从最初的海外游子,扩展到如今的跨省务工人员;祭品选择从标准化花束发展为个性化定制,去年甚至有客户要求摆放逝者生前未打完的毛线团;服务时段从集中清明扩展到全年无休。

代客祭扫现场,礼仪师擦拭墓碑。
“今年清明节前夕,我们又完成了63笔代客祭扫订单。”张小波表示,代客祭扫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身在异地、异国的人士或市内行动不便的市民。这些客户通过电话或网络联系陵园,详细说明祭扫需求,工作人员则按照要求完成擦拭墓碑、敬献鲜花、诵读祭文等服务,并将全程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反馈给委托人。
为了让代客祭扫更具仪式感,松鹤陵园不断优化服务内容。今年清明节期间,特别推出“清明寄相思”服务套餐,增加了清明限定祭品和祭文朗诵环节。工作人员在祭扫过程中,不仅注重形式上的规范,更注重情感的传递。“我们在擦拭墓碑时会默念家属的寄语,在献花时保持三秒停顿,这些细节都是为了让思念落地。”张小波介绍,礼仪师需经过专业培训,学习如何在面对突发情感时给予安慰。

代客祭扫不仅是服务,更是一种情感的桥梁。
“去年有位在青海务工人员,委托我们为他清扫父亲的墓碑。他在电话里说,自己三年没回家了,想看看父亲的墓碑”张小波回忆道,当视频接通的那一刻,客户情绪激动,放声大哭。礼仪师王娜轻声劝慰:“最好的怀念是记得,您虽然不能亲自到场,但这份牵挂就是对父亲最好的祭奠。”在礼仪师的安抚下,男子的情绪逐渐平复。“代客祭扫不仅是服务,更是一种情感的桥梁。”王娜感慨地说。
除了代客祭扫,松鹤陵园还推出了网络“云祭扫”服务。市民可以通过陵园公众号进入网上纪念馆,为逝者献花、留言,表达思念。这种低碳、便捷的方式,尤其受到年轻人和身处国外华人的欢迎。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服务,满足市民日趋多样化的祭扫需求。”张小波表示,无论是代客祭扫还是网络祭扫,核心都是帮助人们以文明、环保的方式缅怀亲人。(宁夏日报记者 贺紫瑞 文/图/视频)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相关文章:
汉口火车站多措并举服务旅客畅通出行04-04
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召开文旅领域清明假期期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04-04
清明时节,在北京邂逅满眼青绿04-04
今年清明为何是4月4日?04-04
清明寄哀思,上海76处烈士纪念设施同步举行2025年清明祭扫活动04-04
跟着时令吃海鲜——清明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