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向更立体的商业生态、更多元的文旅体验、更前瞻的产业布局破圈前行——
市北:老商贸区的消费新潮向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51亿元,列全市第三;增速3.3%,列市内四区第一——这份2024年消费成绩单,直观地展现了市北区“商贸大区”“消费强区”的雄厚实力。
市北区素有商贸区的美誉。百年前,青岛最早的商贸活水自台东镇和大鲍岛涌起。彼时,大鲍岛、台东镇商贾云集、商号林立、市埠繁荣,流传着“有钱不出街里”“有钱不出东镇”的老话。
如今,在老商贸区、人口大区等区位优势的加持下,这里的商贸体魄愈发强健,引领起消费新潮向——老牌商业地标迭代焕新,潮牌集合、首店汇聚,涌动“年轻力”;历史城区、“后海”等消费场景释放,热度持续攀升;山姆、京东MALL等零售“新物种”加速“破壳生长”,新能源汽车等新型消费领域不断拓展……
据透露,《市北区大力提振消费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核心区的实施意见》即将发布,将多措并举把“核心区”的定位落到实处,就是更立体的商业生态、更多元的文旅体验、更前瞻的产业布局。从中,我们得以窥见传统老商贸区焕新核心区的抱负与底气。

入夜的台东步行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重塑商圈,构筑消费引力场
商圈是特色餐饮、沉浸演艺、精品民宿等多元消费业态的“体验场”,首店扎堆的集聚地。它既是城市的商业“门面”,也是提振消费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随着台东步行街、青岛CBD等商圈的更新,“老四方”北部中心区域未来城万科广场、浮山后片区丽达茂等商圈的兴起,市北区正呈现出多元立体的商业生态体系。但是,面对传统商业空间逐步向消费场景转变,功能消费被价值认同、情绪消费重塑的消费新趋势,如何进一步激发消费意愿、挖潜商圈人气,成为构筑消费引力场的关键。
“要加大商圈建设升级行动,深化实施‘强核、壮圈、带群’发展战略。”日前,市北区委书记高健在接受记者访谈时,就如何提振消费明确提出,要围绕传统商圈提升和新兴商圈培育两个方向集中发力,持续优化新都心、台东步行街等传统商圈,培育以青岛山姆会员商店为核心的新兴商圈。
在新消费驱动下,大鲍岛、台东、青岛CBD等商圈积极行动,通过举办活动、引入首店、运用数字技术等手段,展开沉浸式体验和场景化营销,商圈的新优势逐渐显现。比如,大鲍岛整体招商率已超过85%,引入布兰兔的植物庄园、青稚等品牌,首店占比超过店铺总数量的50%;百年台东手工创意、脱口秀俱乐部、沉浸式体验馆等新业态层出不穷,不乏国潮沉浸剧场、猫头婴小酒馆、上客喜剧、M23汐空间等集体验、休闲、社交于一体的新锐首店;位于青岛CBD的京东MALL超级体验店则乘着“3C国补”的东风,掀起电子产品、家电行业的购物风潮。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商业的打造上,市北区今年还有一系列大项目推进——山姆会员商店年内实现5个云仓线上销售,闫家山商业综合体等新一代TOD商业项目将尽快落地,辽宁路商业综合体力争落地开工,打造青啤文化体验商业核心区,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为持续释放消费潜能,下一步,市北区还将把握消费新趋势,依托台东、新都心、CBD等热门商圈,引进“永恒的金字塔”“西游记”等首发沉浸式体验项目,启用邮轮港区海洋探索馆,建设东方贸易大厦亲子互动体验中心,打造一批融创业、消费、休闲为一体的空间场景,以优质供给拉动消费扩容。
释放场景,延长文旅消费链
在经济学中,消费通常被视为一个“慢变量”。然而,今年从中央到地方对“扩需求、促消费”的密集部署,正在打破这一传统认知,消费的“慢变量”正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引擎”。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今年年初,“岛城新春第一节”2025年萝卜·元宵·糖球会在16天内累计接待市民游客1037.2万人次,实现销售额5.1亿元。透过节庆IP释放的消费热力不难看出,市北区正在积极挖掘、培育老城文旅“新”卖点。比如,糖球会期间,大鲍岛街区首次与环球影城协同合作,重磅推出功夫熊猫IP;糖球会发源地海云庵片区和百年四方机车厂四方公园首次成片联动;机器狗闹春、夜秀音乐会等时尚元素让庙会衍生出城市文化新场域。
“市北区作为文化大区,文旅资源丰富,底蕴深厚。然而,如何将‘文化大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强区’的发展动力,实现文旅与商业资源深度融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市北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玮表示,目前,市北区正全力塑造“港通四海,烟火市北”的特色品牌,并以此为依托,孵化出更多热点与爆点,推动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这一理念下,由独具里院风情的大鲍岛、海港风光的邮轮港、美食汇聚的台东步行街联动形成的港城旅游新地标悄然崛起。市北区“邮轮经济”的特色标签也愈发鲜明。今年以来,青岛邮轮旅游市场已经迎来两个里程碑事件,一是访问港邮轮“欧罗巴2”号载500名外籍游客来青,成为全省年度最大欧洲入境旅游团;二是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离沪后在青首航,青岛迎来最大、最新的运营邮轮。据了解,今年在青运营邮轮达40个航次,较去年翻番。
不止于此。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好老城文章,今年,市北区还将围绕做强工业旅游板块、做大海上旅游板块、做优历史文化旅游板块、做好红色旅游板块、做美山头及观光旅游板块持续发力,推出多条旅游路线,办好文旅节庆会展活动,链接研学等新生态,打造全域旅游体验新模式,构建主客共享、近悦远来、城景一体的文旅新格局。
尤为关键的是,针对海上旅游板块,市北区将充分利用“后海”资源,积极发展滨海“体育+旅游”新业态,因地制宜开发休闲海钓、帆船出海等旅游产品;深化“跟着演出去旅行”,利用邮轮港区载体丰富音乐节、演唱会等展演活动举办形式。这不仅将补强市北区滨海旅游业态,也为青岛加快打造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拓展赛道,驱动消费新增量
“试营业首日客流量达4万人次,从开门迎客到正式营业不到80天,销售额就突破1.5亿元。”当问及青岛京东MALL超级体验店运营情况,其相关负责人夏建双兴致高涨。“今年,以新一轮消费政策为契机,我们还将联手政府布局京东MALL‘一超多店’‘全时段小时达’京东智能店,联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更具力度的金融补贴。
作为京东无界零售的线下“场”,京东MALL采用“一城一店”的方式打造物联网、数智化实体商业项目新地标。青岛京东MALL超级体验店是山东首店,店内创新设置的游戏电竞区、美食厨房体验区等主题场景,能够让消费者体验产品性能,让置家变得轻松、高效。
这仅是市北区在新零售领域布局的一环。近年来,备受市民关注的全球头部大型仓储式会员制商店山姆落地青岛,预计2026年年内开门纳客;物美青岛生活数字广场建设已接近尾声,将引入物美、麦德龙、百安居等世界500强知名品牌,牵引消费流量,开创山东首家“物美+多点”商业模式。可以预测,未来,这些深耕新零售领域的驱动者、引领者,不仅将加速高端零售资源在青集聚,还将重塑市北区商贸发展格局。
除了新零售外,市北区还着眼区域商贸发展实际,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这一新赛道。
提起汽车贸易大道,不少“老青岛”都很熟悉,这里限上汽车零售企业集聚,曾是青岛规模最大、品牌最多、档次最高的专业型综合汽车市场。近两年,聚焦这一产业带,市北着力打造青锋国际汽车产业园,承接新能源企业新品牌落位。目前,已引进山东首店小米汽车交付中心和胶东半岛最大的理想汽车交付中心,招引华为鸿蒙智行全生态项目全省首店,汇聚比亚迪、哪吒、极狐等10余家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
“去年,为了充分释放这一区域消费力,我们发放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突破3.4亿元,带动汽车消费近36亿元,均居全市首位,小米、理想等头部品牌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同比增长达77.5%。”市北区商务局局长隋淼介绍,今年,着眼这一区域,市北区还将启动重庆南路出行大道专项招商行动,锚定“展销、体验、文化”三大中心招引项目,借势华为鸿蒙智行“灯塔效应”,引进领克新能源交付中心、山东省首个百万级尊界展厅,打造“永不落幕的车展”;吸纳汽车贸易大道上下游相关企业,成立汽车贸易大道产业联盟,打造汽车贸易特色街,以场景承纳供需对接;加快打造沿黄流域汽车出海基地,畅通新能源汽车整车出口通道。
锚定“核心区”目标,凭借丰富场景与流量优势,市北区正全力释放“存量”潜能、深挖“增量”机遇,持续加码供给创新,激荡起消费的“一池春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瑞新)
相关文章:
市北:优化传统商圈 培育以青岛山姆会员商店为核心的新兴商圈04-06
经济政策一线微观察|场景持续“上新” 撬动消费新活力04-04
北方微短剧影视基地:“文旅+影视”融合 打造沉浸式电影乐园04-03
财报季A股怎么买?券商4月金股电子权重第一,青岛啤酒最热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