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植工业沃土,惠州制造业家底越来越厚实。
近年来,惠州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奋力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在工业经济保持向上向好态势的背后,人大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过去一年,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召开专题研讨会,开展多项调研,助推政策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为产业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同时,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企业一线,倾听诉求、提出建议,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助力惠州制造业转型升级。
助推经济运行稳定向好
制造业是惠州经济发展的根基,也是惠州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去年,惠州GDP突破6000亿元,达到6136.39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排名广东省第三,首次跻身全国城市GDP排名前50名。

惠州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离不开人大力量与担当。过去一年,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研讨会,开展10项专题调研,思考谋划推动惠州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惠州实践凝心聚力、建言献策。
助推经济运行稳定向好,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计划执行、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加强对经济运行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审查监督,促进财政运行稳健提效。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推进《惠州市供电设施管理和供电服务条例》立法工作。该条例率先对解决供电配电房设置、新能源车充电设施建设等关键问题确立“惠州规范”,以法治方式精准对接产业与民生需求。

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惠州制造业提供了发展的“沃土”。去年,惠州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涉企法规清理,持续擦亮营商环境法治底色。同时,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挂点联系16个重大项目(企业),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鼓干劲。
当前,惠州正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万亿工业大市”赋能。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专题调研。此外还开展了科技型中小微民营企业培育发展情况调研,重点督办《关于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惠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助推实体经济不同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
代表联络站架起“连心桥”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基本盘,人大代表联络站则是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纽带”和“重要阵地”。过去一年,惠州市人大常委会建立和完善代表联络站272个,提高代表联络站“三化”建设水平,通过“线下+线上”“站内+站外”“接待+活动”等多种形式,构筑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监督议事、学法普法、基层治理的全方位互动式功能矩阵。
聚焦重点产业,惠州市人大常委会探索设立14个电子信息、石化等行业代表联络站,引导“专业代表”发挥“专业优势”,破解“专业难题”,广泛凝聚智慧与力量。

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惠州电子信息产业的主战场。去年8月,惠州仲恺高新区电子信息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正式揭牌启用。该联络站汇聚了来自TCL、德赛、亿纬锂能等龙头企业的人大代表,驻站代表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能和特长,推动电子信息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与其他产业集群间的互动。
为推动技术交流和科研创新,不久前,仲恺电子信息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举办了一场名为《新能源的挑战与机会:固态电池》的专题讲座。来自惠州、东莞、深圳等地的一线科研人员、行业专家以及新能源领域的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能源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及电池技术的前沿动态。
围绕企业技术升级需求,该联络站组织人大代表深入企业调研,搭建行业技术论坛。去年,该联络站还组织专家开展《人工智能时代新能源发展趋势》主题讲座,为企业带来了前沿的知识与见解,有力促进了企业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创新。

惠州市人大代表、广东一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工程师王建兴是联络站副站长。他表示,联络站虽小,却能发挥平台“大作用”,撬动“大服务”。当前,联络站主要开展了链接群众、服务企业、搭建行业交流平台等工作,将行业内的企业广泛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常态化帮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代表为产业发展“把脉开方”
如今,惠州“2+1”产业集群快速发展,“3+7”园区建设如火如荼,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在加快构建。人大代表们,是发展的见证者,更是推动者,他们跑企业、听诉求、开良方,为惠州产业升级按下“加速键”。
“我结合自身产业技术优势,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关,积极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助力惠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担任惠州市人大代表以来,王建兴常常深入企业调研,倾听产业一线的声音,并围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区域科研优势建设等关键议题提出了多项有针对性的议案和建议。

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除了用心经营好企业外,他们对于产业发展有着直观感受。与王建兴一样,惠州市人大代表,万盛兴精密技术(惠州)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陈瑞励同样深耕产业发展,关注企业需求,围绕工业园区提档升级、招才引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发展、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建言献策。
在今年惠州两会上,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为此,王建兴建议惠州抢抓机遇,利用电子信息产业优势,助力惠州低空产业示范性建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同时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增强产业链竞争力,惠州在低空经济领域大有可为。”

面对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带来的产业变革,如何抢抓AI风口、培养相关人才,是企业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陈瑞励建议,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要降低中小企业使用数智工具的门槛,让中小企业有更多直接途径去了解相关案例和政策,“要关注产业人才的培育,培养相关的技能型人才,推进产业人才的有效融合。”陈瑞励说。

从推动政策落地到促进产业融合,惠州市的人大代表们,用脚步丈量企业需求,用智慧推动政策落地。人大力量与担当,正在助力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加速迈向万亿级GDP城市行列。
采写:南方+记者 张国威 罗锐 通讯员 郭敏 陈瑞凤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
【作者】 张国威;王昌辉;罗锐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广西企业响应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倡议 向缅甸捐赠抗震救灾物资04-04
绿电“捕风者”领跑全球 “海鲜”养殖火出圈 新疆解锁“聚宝盆”新密码04-04
迎回“创始人”,钉钉未来会有什么变化?04-03
龙翔任上被查,曾在纪委系统任职04-03
龙翔被查!04-03
副部级龙翔,任上被查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