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肖晗
4月11日 ,“2025 产业出海高质量发展暨中马国际高科技生态产业园签约仪式”在深圳举行。深圳产业出海联盟与马来西亚相关机构签署了总金额达220亿美元的《中马国际高科技生态产业园协议》,旨在推动第五届“一带一路”中国-马来西亚工商界对话会投资合作计划落地,促进中马两国产业协作、技术交流与经济增长。
根据协议,各合作方将在产业、贸易及科技领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重点推进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深圳国际高科技产业生态园和PENTAS工业城绿色管理产业园的建设、营运和管理。
深圳市政府采购协会和产业出海联盟作为中马“两国双园”合作模式的合作目标主导方,负责组织中国丰富的社会资源,结合各项目实际需求,筛选和推荐专业机构、企业提供专业服务,负责顶层设计,发挥深圳速度优势,规划产业园模型,引入企业产业资源,保障企业入驻交付,构建产业链路,搭建供应链管理体系,共同组建机构操盘产业园运营,以期实现增加就业、贡献税收、产业赋能等两国双园项目的战略目标。
据介绍,深圳国际高科技生态产业园将搭建起“深圳研发+马来西亚制造”的垂直分工体系,并重点导入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首批已锁定大疆创新、比亚迪电子、欣旺达等28家深企入驻。
在中联部指导下,联盟推动多项机制突破,包括将深圳政府采购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延伸至马来西亚园区建设;建立中马互认的认证快速通道,实现认证周期从常规的180天缩短至45天;创设跨境数字关务平台,实现“一次申报、两地通关”。这些制度创新已吸引包括华为云、顺丰国际等42家服务商加入生态体系。
此外,深圳国际高科技生态产业园积极践行共同发展理念,在项目规划中,特别设立了中小企业专项扶持基金,重点支持马来西亚本土企业技术升级。据悉,通过“技术入股+订单共享”模式,已促成深圳固高科技与马来西亚半导体测试企业Censof达成首期合作,预计带动当地就业岗位增加1200个。
在签约仪式上,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经济联络中心副主任刘景华表示,对中马国际高科技生态产业园未来的发展满怀期望。希望它能成为中马高科技产业合作的创新高地,利用马来西亚的资源、市场优势和中国在科技研发、产业制造方面的长处,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产业集群。通过引入双方优质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孵化新技术、新产品,提升产业竞争力。
刘景华提到,期待多方探索出一套成熟的企业跨境发展模式,从政策对接、园区运营管理到企业服务保障,为更多中国企业 “走出去” 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深圳作为我国的科技创新前沿阵地,拥有众多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企业。此次产业园的建设,对于深圳企业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来深参加签约仪式的马方代表团人数有近50人,由马来西亚财政部 (MOF)、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 (MIDA)、国家投资公司 (PNB)、雪兰莪投资机构(Invest Selangor)、吉打州投资机构 (Invest Kedah)、吉打州行政议会 (Kedah EXCO)、雪兰莪州行政议会 (Selangor EXCO) 、马来西亚园区开发及运营方代表组成。该代表团在深期间还考察了深圳宝龙工业园、深圳天安云谷,在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听取了专家关于世界产业园发展趋势讲座,并与众多深圳企业见面推介马来西亚投资环境。
相关文章: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宿州:从“相加”到“相融”加快产业转型跨越式发展04-13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创新打造绿智交通产业学院——产业所需与课堂所学无缝衔接04-13
明溪雪峰:靶向施策 跑出发展“加速度”04-13
狂飙的智能化有没安全底线?广汽智能化安全峰会这样说04-13
让更多创新成果落地生金04-13
关税大棒砸来 看我国外贸企业如何闯关突围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