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菲斯特科技厂区的办公室内,76岁的吴庆富正审视着一块菲涅尔透镜样品。窗外阳光透过样品,在桌面上投射出规则的光斑图案。“这是我们最新研发的空间太阳能聚光聚能激光超透镜样品,”吴庆富将样品放回桌面,“虽然目前透过率还不够理想,但这项技术未来将改变人类获取能源的方式。”

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位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是中国光学屏幕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带领的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成为全球光学屏幕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隐形冠军”,其产品被应用在海信、长虹、小米、极米等众多知名品牌的激光电视和投影设备上。
初心不改:从农家小院到产业引领者
1999年,52岁的吴庆富是成都高新技术创业中心的一名高级工程师,一块A4纸大小的光学屏幕样品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当时国内还没有人做这个,背投影屏幕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吴庆富回忆道,“我们想,为什么中国不能有自己的光学屏幕?”
与从美国学习回来的张益民相识后,两人决定共同创业。创业初期的条件极为艰苦,他们选择了一个位于农家小院的厨房作为临时实验室,亲自动手建造必要的设施,甚至跳入水池底部涂抹防水涂料。

“我们就是在那个简陋的环境中,用最原始的方法,成功造出了中国第一张120英寸的背投影光学屏幕。”吴庆富言语间透露着自豪。这张屏幕以35000元的价格售出,为公司带来了第一笔收入。
1999年11月18日,菲斯特科技正式成立,注册资本100万元。“菲斯特”源自“First”的音译,寓意着对“第一屏幕”的追求。吴庆富回忆,创业初期资金紧张,账上一度只剩8000元。为鼓舞士气,他每周组织团队聚餐,围着火锅共同商讨企业发展。
经过不懈努力,2002年菲斯特完成首轮融资,注册资金增至3000万元,同年获得国家发改委数字电视-背投影电视屏幕专项支持(800万元)。从此,菲斯特开始了快速发展的轨道,逐步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
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封锁的关键一役
在全球光学屏幕产业链中,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传统设备的局限性使菲涅尔透镜无法突破2000mm的最大直径,而激光显示屏幕所需的菲涅尔透镜直径需达4米以上。
面对这一技术瓶颈,吴庆富和张益民带领团队先后考察了日本、德国、美国等企业,却发现无法购买到成套技术和制造方案。“没有现成的,我们就自己研发。”吴庆富坚定地说。

经过长达四年对底层制造技术的钻研,2014年,菲斯特独创的大尺寸菲涅尔透镜模具锥辊制造方法专利技术被成功研发,并于2020年获得中国专利银奖。这一技术突破了超大尺寸菲涅尔透镜制造的世界性难题,使菲斯特能够生产出最大直径达5.2米的菲涅尔透镜,远超传统技术的限制。
“我们的技术让菲涅尔透镜设计可以转移到锥辊上,通过紫外光固化工艺,使透镜在辊筒上快速成型并整片产出,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吴庆富解释道,“相比传统的单刀切割方式,锥辊技术不仅能够制造更大尺寸的透镜,而且避免了拼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视觉痕迹问题。”
这项技术的创新性得到了广泛认可。“我们申请的专利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同时在科技部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优胜奖。”
菲涅尔光学透镜微结构智能设计增强了环境光遮蔽能力,独特的散斑抑制技术有效防止散斑影响视觉健康,控制波长380nm-450nm波长蓝光,减少有害蓝光对人眼的伤害。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产品性能,也为四川省在光电显示领域的技术突破提供了重要支撑。
目前,利用这一技术制造的屏幕已超过100万件,远销海外28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海信、长虹、小米、峰米、坚果、极米等国内激光电视主流制造商的标配产品。菲斯特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具有菲涅尔光学屏全产业链的国家,打破了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为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自主创新树立了典范。

“在光学屏幕行业中,无论是产量还是技术含量,我们都是首屈一指,”吴庆富自信地说,“甚至日本的企业都来到这里希望成为我们产品的总经销。”
赋能四川:从区域经济到产业生态的深远影响
作为扎根四川的高新技术企业,菲斯特科技的发展与四川经济的转型升级紧密相连。
目前,菲斯特已经在成都高新西区建立了光电产业园区,拥有50万片菲涅尔投影屏产能基地,设立了超大尺寸超精密制造创新平台。园区内拥有3万平米医疗级净化厂房,多条智能化流水作业线。
2024年5月,位于眉山天府新区的菲斯特激光显示项目主体完工,这一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扩大菲斯特的生产规模,为四川省新型显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有力支撑。
“菲斯特的发展得益于四川良好的产业环境和政策支持。”吴庆富表示,“我们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四川光电显示产业链的完善和升级。”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菲斯特科技已成为四川省新型显示产业的重要支柱。公司不仅为四川省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和税收贡献,还通过产业链协同效应,带动了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发展。
在技术创新方面,菲斯特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光学屏幕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展望未来,吴庆富透露:“明年,我们计划发布全球首款150英寸激光电视光学屏幕,采用柔性设计,让超大尺寸的屏幕也能进入电梯,走进寻常百姓家。”
除了传统显示领域,菲斯特在空间太阳能聚光聚能激光超透镜等新领域也有布局。
“我认为空间太阳能课题的应用前景非常好。”吴庆富介绍道,“建成空间太阳能电站后,会实现空中发电并通过微波传输到地面。它需要通过成千上万颗卫星发射到天上,以实现空中聚光效果,效率比地球上高10倍。如果某个地方缺电,只需要在这边放置接收器,就可以将电力传输过来。”
这些新技术的产业化将为四川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吴庆富强调,“如果能够实现,我认为这个市场规模不会小。”
当谈及如何看待退休时,吴庆富笑着说:“我早已经想退休,但首先业务的发展不允许。其次,我已经承揽技术研发都是国内较为超前的技术,不论国际国内都没有先例。”
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在76岁的年龄仍然坚持工作。吴庆富坦言,“家里人每天都告诉我需要休息,但如果我休息了,这些事情就无法推进。”
结语
从农家小院的简陋实验室,到年产百万张光学屏幕的现代化工厂;从被国外技术垄断的行业新兵,到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隐形冠军”——吴庆富和菲斯特科技,用二十余载的坚守与创新,书写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传奇故事,也为四川省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如今,菲斯特科技已成为四川省乃至中国新型显示产业的重要力量,其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海内外众多知名品牌的核心配件。而吴庆富和他的团队,仍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为中国光学屏幕产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四川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当夕阳西下,办公室里的吴庆富继续思考着如何进一步提升其性能。在他看来,创新永无止境,而他的创业征程,也将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而继续前行。
封面新闻记者 温彦博
相关文章:
特朗普:1个月内会与中国达成协议04-19
超千家境外机构参与我国债市,持债量增加2700多亿04-19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集体会见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驻华使节04-18
同里春季文旅项目发布,三大主题邀你来嗨04-18